RecordJapan -- 中国最大的日本门户网站

日本浮浪者的背后

作者:万景路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日期:2013-06-21 点击数:848 我要评论↓ 字号:z | Z
摘要:某清晨,路过一个绿荫浓浓的公园。公园很普通,吸引我眼球的是树荫下、灌木丛中错落着的那几幢由厚纸壳造就的门窗俱备类似模型房的微型房屋。透过敞开的矮门,还能隐约得见室内的炊具、收音机和桌椅家什等。晨阳下,灌木上晾晒着一些衣裳,空地的水龙头旁,几位住户正在一边闲聊一边洗漱。炊烟也袅袅,一派和谐、悠然的景象就跃然眼前,令人几疑这是几位沉迷自然热爱露营的同好呢。其实不然,他们是浮浪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流浪汉。

某清晨,路过一个绿荫浓浓的公园。公园很普通,吸引我眼球的是树荫下、灌木丛中错落着的那几幢由厚纸壳造就的门窗俱备类似模型房的微型房屋。透过敞开的矮门,还能隐约得见室内的炊具、收音机和桌椅家什等。晨阳下,灌木上晾晒着一些衣裳,空地的水龙头旁,几位住户正在一边闲聊一边洗漱。炊烟也袅袅,一派和谐、悠然的景象就跃然眼前,令人几疑这是几位沉迷自然热爱露营的同好呢。其实不然,他们是浮浪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流浪汉。

看到他们,不由得就忆起了在东京站长长的过廊角落里每每见到的临时搭建的纸壳屋前,几个流浪汉推杯换盏的情景;也不由得记起了在上野公园如云似盖盛开的樱花树下自宅(当然是纸壳屋)前悠然品茗的他们。不觉一阵恍惚,难道在日本还真就有如俳圣芭蕉所说的“流离美学”存在不成?

浮浪者,听起来有一种游戏人生潇洒世间的感觉,其实一点都不潇洒,流浪汉本就是没法潇洒的族群。不过,日本浮浪者与我们我们传统意识中的乞丐又有所不同,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决定了在日本社会很难出现我们传统意识中的乞丐。因为他们很少是由于穷困、灾荒等带来的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等原因走上流浪一途的。他们中有的是因为经营失败无法还债翻身,为免连累亲人而走上街头;有的是因被公司裁员,而自己又因年龄大无特长很难再就业而来到公园筑窝;当然也有的是因妻子外遇等家庭纠纷不可调解而选择了站舍为家,但无论是哪一种,他们表面上都还能基本上保持着为人的自尊。比如只接受社会救济、捡食过期食品而绝不向人伸手乞讨。白昼融入人流,他们的衣着也基本保持整洁,言行举止也几乎让人认不出他们的浮浪者身份等等。

尤其是让我们惊讶的是无论是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人,他们都能以一副平然的姿态示人,这与我们传统意识中的乞丐之肮脏、猥琐的形态又截然不同了。不过,当我们了解了日本浮浪者的形成原因和他们的行为方式后,就会得出结论,之所以日本的乞丐与通常意义上的乞丐不同,是因为日本人特有的耻文化之内涵和“不给他人添麻烦”的“型”之规则等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前面说了日本浮浪者走向流浪的几种原因,其实,这都离不开一个“耻”字。当日本人因自己造成的耻辱而无法解决时,为免给家人、亲友和社会带来麻烦,他们就会选择离家流浪。这也是自2000年以来,日本每年都有十万人左右走上街头的主因。

日本耻文化不是同情文化,当事人知耻就要为自己所造成的耻辱负责,如果选择在家里苟延残喘,只会给家人带来压力和耻辱,只有当当事人按照“型”之规则好汉做事好汉当走出家门,个人身心才能得到解脱家人也才能如释重负。做到了这一切,日本浮浪者们才觉得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党了,也当然就能以平然的目光、平静的心态示人了。

这说起来似乎不难,但稍加琢磨,就不免为日本表象的和之社会的背后处处充斥着的无情而震撼了。相信浮浪者在夜深人静淅淅沥沥雨中的纸壳屋里,一壶浊酒,品味到的就绝不仅仅是自己现今的所谓的平然人生,咀嚼的更多的应是人间的苦涩。俳圣芭蕉崇尚的文人浪漫情怀下的流离美学,估计浮浪者们是很难体会到的,倒是“十日黄梅雨未消,破窗残烛影芭蕉。”似乎更能表达他们的真实心境。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