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rdJapan -- 中国最大的日本门户网站

从日本人的“四怕”看其“不怕”

作者:蒋丰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日期:2014-05-28 点击数:720 我要评论↓ 字号:z | Z
摘要:在那个并不遥远的从前,日本的俗语里有所谓的“四怕”,——火灾、地震、雷电、老爸。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

在那个并不遥远的从前,日本的俗语里有所谓的“四怕”,——火灾、地震、雷电、老爸。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

令人一直感到奇怪的是,这“四怕”当中,有三怕怕的是灾害,有一怕怕的是人。开始,我以为“怕老爸”,是父权社会、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男尊女卑的传统。那时,老爸在外面辛苦打拼,支撑着整个家庭,母亲和孩子都处于附属地位,老爸一瞪眼、一挥巴掌,都让家里怕怕的。孩子们长大以后,对小时候“严父”的记忆就成了一“怕”。后来,我看到了另外一种说法认为,说这里的“老爸”原来是日本的一个地名,因为与“父亲”这个词的发音一样,才被误传了,其实它真正是指“台风”的。

社会上火灾频发,应该与日本原来的房屋结构有关。以前,日本房屋都是用木材建造,又是很低很矮连成一片,所以一旦某处失火,很容易诱发大面积火灾。在德川幕府时期,有一次江户(今天的东京)发生火灾,造成5000多人死亡,10万人多人无家可归,可想而知火灾在日本人心中的恐怖程度。

今年5月16日,恰逢日本八户火灾发生90周年。从前的恐怖记忆又涌上心头。1924年5月16日,日本八户发生大火。造成4人死亡,183人受伤,1393户房屋葬身火海。如今,整整90年过去了。八户地震的亲历者,百岁高龄的浅石回忆了童年最可怕的那场火灾。

浅石1913年出生,家里有个面粉小作坊叫“石源”。父母带着浅石姐妹三人过日子。1924年的深夜1点,10岁的浅石睡得正想,突然听到外面喧闹起来,人们奔走呼号,大叫:“起火了”,她往外张望,看见火光冲天,漆黑的夜空被照得宛如白昼。“跑也跑不掉的,火太大了”。浅石已经回忆不出那时邻居和父母的反应。一场大火过后,家里烧得一干二净,连作坊也没了。不幸中的万幸,没人受伤。

家里没了生活来源,父母拼命打工,靠着一点微薄收入才送浅石去了高中。浅石有音乐天赋,一举就考上了东京的音乐学院。在那里遇到了当律师的丈夫。“要是没有火灾,我还不会那么努力,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100岁的浅田说出了大多数日本人对待灾难的态度——没有灾难时预防,灾难来了就接受,灾难过后,更努力地生活。

雷电是日本人的另外一“怕”。电闪雷鸣,轰隆而下,成为小孩子记忆里的恐怖事件。而雷电又不是单发灾害,往往还会引起火灾。2013年11月,日本能美市一所佛寺被雷击中起火,大火整整烧了一个多小时,将佛寺和周围建筑烧得精光。其后整整5天,零星起火不断,通讯设备也收到影响。后来雷电仍不停止,1400多户居民家中停电。据统计,仅仅金泽一地,每年由雷电引起的火灾就有10起。可见从前的“怕”,到今天仍然不能不怕。

日本台风灾害也不少,在2013年11月超强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到处肆虐,造成16232人死亡,28715人受伤,26789人失踪的惨剧。撇开政治考虑,日本政府派出救援队,捐款捐物十分积极。对救灾起了积极作用。其中恐怕有日本人对台风灾害感同身受的缘故。日本全国的大小便利店中,几乎都设置了捐款箱。普通市民对人道救助的积极表现,正体现了日本人心中对台风灾害的认识。

地震是日本人最熟悉也是最害怕的灾害。2011年3?11东北大地震过后,世界领略了日本人在地震面前的从容有序。其实并不只是因为国民素质高,而是平时训练足。多灾多难的日本,从来就很少安定。自然灾害频发,让日本人的防灾做到了极致。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就已经开始教导防灾知识,几岁小孩儿都懂怎么跑,往哪里躲,应该听谁的。更不必说超市、便利店里随处可见的防灾用品,几乎每个家庭都备有防灾手电、保暖毯、应急药箱等一系列物品。等地震以来,就按平时演练的做,自然不慌不忙。

日本人从小就知道的“四怕”,让他们在自然灾难面前做到了“不怕”。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热门文章